“非必要不刷脸”:为个人信息上一把安全锁
更新时间:2024-12-20 浏览量:
自动售货机不再强制或诱导“刷脸”了!近来,上海不少消费者发现,原本需要“刷脸”支付的自动售卖机,如今支持微信、支付宝和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支付方式了。
支付、解锁、开门、进站……“刷脸”愈发便利的当下,“两手空空”就可出门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近。
不过,便利背后,个人信息采集和使用问题引发各界关注。不少人担心,属于敏感个人信息的人脸信息等,一旦泄露,会带来身份盗用、信任危机等问题。
如何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?
今年,上海开展了“亮剑浦江·2024”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,明确提出公共场所“不刷脸为原则、刷脸为例外”的目标。专项执法行动对上海头部品牌自动售货机企业开展培训和整改,范围覆盖超过36万台机柜,进一步为个人信息上好“安全锁”。
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
“摄影头的打光灯一亮,附近来往顾客没穿衣服的画面就被摄录了,我只能连忙用毛巾把摄像头挡住。”由于游泳馆更衣室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来开启更衣柜,家住上海市松江区的朱女士曾经历过心惊胆战的一刻。
数字时代,个人隐私常常被各种窥探的“眼神”所包围,朱女士的遭遇即是其中一例。部分商家和企业的“边界感”逐渐模糊,令消费者面临隐私泄露的风险。有专家表示,相较于数字密码等信息,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、难以改变的特性,密码丢失尚可更改,而人脸信息泄露的救济难度要大得多。
针对消费领域“刷脸”应用较为集中的情况,“亮剑浦江·2024”专项执法行动聚焦体育、零售、文旅、培训、物业和重要场馆等高频率应用场景开展集中整治,着力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,推动企业主动履行人脸信息保护义务,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。
上海市委网信办网络执法监督处副处长吴宏鸣表示,上海要求公共场所人脸识别设备做到最小范围“用”、最小范围“存”。
“一方面,我们全面排摸人脸识别应用场景,推出有关行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‘正面清单’,强化企业合规指导;另一方面,依法依规严厉惩戒侵害消费者和用户人脸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,着力规范人脸识别技术运用管理,推动企业主动履行人脸信息保护义务,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。”吴宏鸣介绍。
部分整改成果覆盖全国
针对扫码点餐、停车扫码、景点景区购票服务、人脸识别滥用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等日常5大重点场景,上海市委网信办执法人员表示,专项行动期间,市区两级网信、市场监管部门协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实现全市3704家公共停车场停车缴费“纯净码”全覆盖,全市600余家商超门店、6300余家酒店、70余家公共体育场馆、1200余个游泳馆和健身场所、2900余个公共厕所、1400余台地铁站内自动售货机完成“滥用人脸”自查整改。
吴宏鸣介绍,执法行动中,上海属地24家全国头部品牌连锁咖啡企业通过合规培训,解决了App、小程序在个人信息收集环节“过度采、强制要、诱导取”的问题。同时,专项执法行动对上海头部品牌自动售货机企业开展培训和整改,成果覆盖全国超过36万台机柜。
当下,部分场景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现象仍比较普遍,强制性、被动式、随意化“刷脸”仍不同程度存在。上海市委网信办、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示消费者,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应谨慎“赏脸”,做到“非必要不使用、非必要不提供、非必要不许可刷脸”,维护好自身个人信息。
业内人士提醒,个人应管好人脸信息采集识别的“入口”。对任何收集生物信息的场景均应高度警惕,不随意提供包含个人面部、指纹或掌纹等信息照片;身份鉴定需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和视频的,应确认真实用途;访问认证尽量选择人脸识别与账号或密码保护搭配的方式,提高认证权限和复杂程度;非必要场景拒绝强制人脸识别。
上一篇 : 七星长沙地级市长沙麻将扑克字牌房卡端14子游戏
下一篇: “非必要不刷脸”:为个人信息上一把安全锁